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山东师范大学张登德教授应邀为8858cc永利官网做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2-11-25 | 点击数:

2022年11月22日晚,山东师范大学8858cc永利官网张登德教授为我校学院师生做了题为《亚当•斯密在近代中国》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我院“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40期,由张晨怡教授主持。来自全国高校、科研单位的师生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晨怡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张登德教授。张登德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任、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化史、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

讲座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首先,张教授以共同的回忆为切入点,拉开了讲座的序幕。张教授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梳理了学院与山东师范大学在历史学科方面的学术关联: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校共同参与编写了中华书局版的《中国近代史》教材;二是两校都在1981年获批历史学硕士点。

第二部分,张教授讲述了自己的选题缘由。第一是个人兴趣所在,并具备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张教授在2016年以《亚当•斯密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为题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并成功立项,此后几年关于亚当•斯密研究的成果较多。第二是将历史学研究与现实关注结合起来,做到经世致用。第三是前人关于亚当•斯密与中国关系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1949年以后,对1949年前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

第三部分,亚当•斯密对中国的认识。一是在亚当•斯密之前,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具有多面性,但总体来说1750年前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繁荣富庶的。直至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续》(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出版,中国形象开始走向暗淡。二是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知识的主要来源包含两种方式:第一阅读关于一些外国商人、传教士到访中国后留下的中国游记;第二得益于与法国重农学派的交往,因法国重农学派的思想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影响很深,因此斯密的思想或多或少受其影响。三是斯密对中国的描述与判断。在斯密眼中,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富裕,但社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的国家。他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处于长期停滞状态的原因,包括重农抑商、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束缚和不从事劳动生产人数过多。斯密还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设想,如加强分工,开拓市场。四是对斯密中国观的评价。将斯密对中国的认识与18世纪其他欧洲学者思想家对中国的认识作比较会发现,斯密对中国关注的角度与其他学者有着不同之处。

  1. 斯密进入近代中国。1856年,英国传教士慕威廉在与中国学者合作编译的《大英国志》中率先向国人介绍亚当•斯密的生卒年及著述方向。洋务运动时期,郭嵩焘、刘锡鸿在出使英国期间曾经述及亚当•斯密的相关著作并作评价。随后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在翻译出版的《富国策》《佐治刍言》《富国养民策》等书中多次介绍亚当•斯密及其学说。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时期,陈炽、严复、梁启超等志士出于寻求国家富强之道的考虑,翻译并宣传斯密学说,对近代社会的科举考试内容产生了一定影响。北京政府时期,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了传播革命理论的需要,曾多次引用斯密的经济学说,对斯密学说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在1923年亚当•斯密诞辰200周年之际,中国出现第一次研究斯密的热潮。此后,中国学界对亚当•斯密及其学说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出现较多的学术研究成果。

    第五部分,近代中国知识界看斯密。斯密学说传到中国后,阅读者和传播者对其生平、著作和形象的理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寻求国家富强的代表;二是经济学和个人主义的鼻祖;三是学问宏大、人格高尚的学者。

    第六部分,斯密与重农学派、马克思、李斯特、马尔萨斯、李嘉图等的比较。法国人孔多塞在1786年出版的关于《杜尔哥传》中认为重农学派杜尔哥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可以看作是斯密《国富论》的胚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界常将斯密与马克思、李斯特并列讨论,或分析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或研究他们之间的学术关系,或比较他们学说的异同及原因,或探讨他们学说背后的路向选择等。总而论之,近代中国学界对斯密学说的关注和评论,主要集中在其自由竞争、分工、税则、地租、价值、工资等经济学说。自由放任论与自由贸易说,是在近代中国传播较广的经济学论点,而这种论点即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基本经济主张。

    最后,张晨怡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对张登德教授表示感谢,讲座圆满结束。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