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晚7至9点,8858cc永利官网《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39期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李腾副研究员主讲,我院教师武可主持。聆听讲座者除我院本科生与研究生外,还有来自人大、社科院、南开、南大、暨南、东北师大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师生,总计百余人。
李老师用“何为世界”这一问题拉开本场讲座的序幕。他以两张14世纪的地图——一张是1300年左右英国的“世界之布”,一张是1389年的大明混一图——为切入点,说明地图在全球中世纪研究中的重要性,主张我们应关注思想文化上的跨边界互动与交流。
李老师的讲座内容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全球中世纪”概念的出现,二是这一概念带来的新思考,三是中国学者如何以具体实证研究推进这一概念的发展。
李老师首先梳理了全球中世纪这一概念的由来演变。全球史因为今人的关切而容易聚焦贸易。较为典型的是罗伯特森将12世纪大规模贸易复苏视为中世纪对欧洲未来发展的最大贡献。西韦尔斯考察500-1500年间欧亚大陆各文明间的交流,认为这一时期文明间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是全球化的准备阶段。麦克尼尔认为中世纪是全球化的重要节点,他的考察虽涉及文化、战争等方面,但核心仍是贸易。21世纪以来,以杰拉尔丁为代表的学者更关注文化上的互动。近年来学界更重视从微观入手考察贸易与城市及其背后的思想文化因素。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李老师阐述了全球中世纪的视角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思考。“全球中世纪”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破除国家的界限和欧洲一体的观念,强调时人如何体验这种“全球化”、从全球视野下凸显生活在其中的人。这些新思考包括边界、历史分期、新的概念与解读三个方面。全球中世纪不仅突破了研究的空间范围与史料类型上的边界,更重要的是反对以后见之明看待中世纪思想世界中的“全球”对他者的区隔和自我认同。对全球中世纪的不同历史分期表明,我们只有将全球体系在时间上向前推移才能打破欧洲中心论,但应避免矫枉过正。帝国、分流与转化、宗教及资源这些新的概念与解读,加深了我们对跨边界互动交流和不同区域间比较的理解。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李老师主张中国学者应在全球中世纪的视野以具体实证研究来完善全球中世纪这一概念。首先,中国学者的研究应体现中国特色,回应本国的关切。其次应跳出简单对比,强调东方对世界的反向影响。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外销青花瓷这一器物为例,贸易背后涉及的是技术,青花瓷使用的钴料本身就是互动交往的产物;而技术背后则涉及思想,青花瓷的纹饰体现了中国与海外审美的差异。最后,以全球中世纪的视野重新审视各地区、文明之间的交往时,我们除关注贸易,更应重视思想与知识的维度;以多中心化替代去中心化;聚焦不同文化区域的人们如何理解同类。
作为讲座内容的总结,李老师认为全球中世纪是有益但不够强大的理论工具。我们在具体论述中应自觉意识到它带有近代以来全球史叙事的深刻烙印。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涉及多个地域、语言、时间及学科,对研究者的要求过高。要真正突破欧洲中心论,我们应通过具体研究逐步开拓一条新路,增加说服力。
在讲座的互动问答环节,李老师耐心地逐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最后,武老师再次表达对李老师的感谢,并简要谈了对讲座内容的心得体会,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