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19:00-21:00,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邱靖嘉副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辽代官制研究琐谈》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曹流老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康鹏、孙昊二位老师以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苗润博老师应邀与谈,同时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师生在线上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曹流老师首先感谢并介绍了邱靖嘉老师的治学履历及学术成果,然后逐一介绍三位与谈人。邱靖嘉老师的正式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邱靖嘉老师先简述了学界对辽代官制的基本认知,以《辽史·百官志》所见“官分南、北”的二元双轨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解释—解析—解构”三个方面梳理了既往有关辽代官制的研究成果。指出辽代官制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其次,邱靖嘉老师以辽代中枢体制为研究辽代官制的切入点。从余靖《契丹官仪》有关辽朝宰辅的记载出发,结合传世文献史料与辽代石刻材料,厘清辽代宰辅群体的职衔构成与排序情况。并由辽朝北、南面宰辅大多兼任枢密院与中书省长官这一现象,进而引入辽代政务运行的视角,注意到辽北、南枢密院与中书省之间在政务处理中的协同运作,提出可能存在一体化的“中书枢密院体制”。
再次,邱靖嘉老师通过实例说明了辽朝的中枢辅政机制往往需要以北、南院枢密使为首的宰辅共同参与、共商国是,从而在决策层面突破北、南面官的界限,形成一个核心领导圈,由此可以回应辽代官制的“超越北南”问题。除中枢体制之外,所谓“官分南、北”仅限于具体实职的区分,而辽代的虚衔系统是不分南北的,故不宜泛化辽代官制的二元分立。
最后,邱靖嘉老师又谈及对辽代官制研究的三点思考与体会:一是要做注重“过程”和“关系”的“‘活’的制度史”,二是要引入贯通唐、五代、辽、宋的制度史研究取径,三是要注意契丹王朝吸纳融汇华夏政治文化的过程路径和发明创新。
邱靖嘉结束精彩的讲述后,三位与谈老师围绕相关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师生均表示对今后的研究极有启发。最后,曹流老师对这次讲座作了总结,对与会师生表达了感谢,本次讲座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