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楠 男,汉族,1958年2月生于北京,祖籍杭州。曾插队务农5年。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获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本科教学“十佳”教师。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0-2001)、美国富布赖特项目研究学者(2006-2007)。研究方向:新石器商周考古。曾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多年田野考古,参加或主持过近30次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其中反山良渚文化贵族大墓(发掘主要参加者)、莫角山良渚文化中心遗址(发掘主持者)被评为1986年和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参加国际研究项目有浙北地区史前遗址的中日联合考古调查、与日本佐贺大学合作进行的冀豫辽吉等地区古代夯筑遗存的考察、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印第安人土墩遗存的考古发掘等。应邀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北卡大学(Chapel Hill)、加州大学(UCLA)等十多个美国著名学府发表学术演讲,在美国、日本、台湾等地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专题发言。代表论著:《商周时期江南地区土墩遗存的分区研究》(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民委社会科学论文一等奖)、《江南土墩遗存研究》(专著)、《中国东北与东南地区古代石构墓葬的比较分析》、《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区域特征》、《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环太湖地区)(国家社科项目)、《论江南地区土墩墓与中国古代坟丘起源的关系》。主编教材《考古学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